香港作为高度数码化的国际金融中心,正引领全球浪潮,加快助力金融机构转型,鼓励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运营成本,成就更加成熟的金融环境,逐步成为亚太区重要的金融科技创新枢纽。
香港金融管理局2016年9月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沙盒1.0”),让银行及其伙伴科技公司可在无需完全符合金管局监管规定的环境下,邀请有限数目的客户参与金融科技项目的试行。目前,沙盒计划已发展至3.0阶段,为提升“沙盒3.0”,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新的资助项目沙盒3.1试验计划(“沙盒3.1”)。
健全监管机制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总监严涤宇1月12日出席“香港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该计划将会为每个参与该项目的企业投入最高50万港元,助推其合规科技的落地,减轻金融机构转型负担。
严涤宇指出,政策与监管力度的加强实为金融科技创新的“助力”而非“阻力”。他分析道,优化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灵活的营商环境,将会使得香港金融科创冲向全球领先,“香港标准”也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争相追逐的证明与背书。
他举例道,正在推动的虚拟资产发牌制度若能在香港成功试行,将极大助推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为企业开拓世界市场服务。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更将带领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走上新高峰,为全球打样。
圆币科技首席合规官李世杰则表示,2021年金管局就已推出“金融科技发展计划”,其中列出的首项目标即是“All banks go fintech”,可见特区政府对于金融科技发展计之甚早。他表示,彼时各个银行高层纷纷响应号召向当局提交各自的金融科技发展计划,而此时整个金融业界已明显加速推动该方面的创新,银行与金融机构间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更多与金融科技相关的项目。
李世杰强调:“金融科技是与时间赛跑的事业”,他指出,此前推出的“沙盒计划”对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相当大且有效的鼓舞,该计划支持暂时未满足所有合规要求及条件的企业试行创新服务,很大程度地帮助它们在科技创新方向获得客户的真实反馈以有所作为。
“抢人才”
香港科技园公司STP Platform总监霍露明指出,目前市场对金融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需求可以用“抢”来形容:一方面,传统银行意欲转型,因此对金融科技的人才需求极大,科技开发或占投入资金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全球很多企业都展现出在香港启动金融科技业务的强烈意愿,金融管理的人才需求也十分庞大。因此,培育金融科技创新人才若持续提升速度与力度,将会为香港金融科技在全球竞争中突出重围创造极佳的机会点。
同时,她指出,港府不久前推出“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其中一大重点即是“抢人才”。她表示,香港科技园正加强与国外的企业和人才交流,企业与人才并非像市场普遍想象的那样在香港与新加坡之间比较补贴金额的大小,反而更关注地区和平台能提供的市场和机遇。
针对香港背靠祖国的独特优势,香港科技园正推出“Inno Express”创新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尚未来港发展的国内外企业和人才,希望他们通过科技园的平台了解大湾区的发展优势。
针对金融科技领域人才短缺问题,亦需要帮助已有的金融从业人员具备科技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她还指出,香港科技园已经与香港各个大学达成联盟计划,帮助在校大学生孵化创新金融科技想法,带领他们寻找投资者,让学生了解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从而毕业后获得更高的入行机率。
对于人才短缺的问题,严涤宇则表示,“背靠大湾区,就不怕人才短缺”,很多企业会把研发团队放在内地,粤港澳大湾区就成为香港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香港拥有强大的金融人才资源,在金融科技领域具备很大的转型潜力;除此之外,香港亦拥有大量的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领域人才,这些都是金融科技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涤宇分析道,当下可能是香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创新的“最好时机”:疫情措施放松,恢复开关,过去受疫情限制的市场潜力大量释放,资金持续流入;香港以“全球虚拟资产中心”为定位,内地头部机构对于来香港发展Web 3.0领域表现出广泛意愿。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金融科技发展已至1.0阶段尾声,进入2.0阶段,即基本达成“线下服务移至线上”。香港金融科技协会财富及投资科技委员会联席主席袁淇欣则表示,下一步将落在“利用科技深化服务”的目标。
她指出:“香港在深化金融转型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除了强大的研究基础和金融及科技基建,香港更能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深度融合,形成“1+1>2”的效应,并把握区域互补的时代机遇,带领更多利好因素深入本地、深入内地,发展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科技创新枢纽(责编:陈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