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新金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12月,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由新华社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17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今日在京举行。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全国金融青联副主席李云泽表示,我国进入金融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必然伴随着新金融,其中的突出表现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催生了新金融。新金融的横空出世,既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
何谓新金融?
在他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一是新技术。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改变了传统银行经营逻辑,极大的丰富了金融业务的手段和方法,为金融科技的转型赋予了无限可能。利用金融科技,银行能够构建起客户全方位的形成对客户的深刻洞察和金融行为的精准预测,能够使得金融服务广泛镶嵌于各种场景和流程之中,增强金融生态服务的高效性,能够促进商业银行服务交易处理的智能化。
二是新模式。金融科技持续改变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也助推了商业银行的多元化模式,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了传统的包括业务处理模式、交易模式、消费行为模式在内的传统模式,涌现了智能网点、智能投顾、二维码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
三是新业态。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的将金融业务搬到互联网上,是一种强调客户体验、提供交互服务,主张开放共享的全新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也带来了模式、理念和文化的连锁反应,未来在科技金融的引领下,我国加快进入智能时代,金融业必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营业态。
此外,在谈及如何深刻理解新金融本质的时候,“新金融引发了巨大变革,但未改变新金融的本质,要充分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积极遵循发展规律,始终将金融发展放在大时代大背景、大变革去审视和考量。”他表示。
李云泽:把握零售金融新机遇
(2018年1月,人民财经高峰论坛)
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第二届“人民财经高峰论坛”于1月24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经济新时代”。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云泽在论坛上表示,作为与国家发展和经济运行密不可分的基础金融领域,我们认为零售金融也正在步入新时代。
李云泽表示,零售金融进入“新时代”呈现五个方面的新变化:
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持续向好,人民生活不断富裕,决定了具有普惠性质的零售金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监管约束看,强监管的趋势下,零售金融领域经营将更加规范有序,为零售金融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从行业生态看,互联网技术使零售金融的产业链条、市场格局、理念文化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零售金融行业正在磨合,碰撞出全新的经营业态。
从服务主体看,新时代的客户更加关注个性、强调体验、渴望互动、要求掌控,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为零售金融供给侧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从技术条件看,科技决定着零售金融的战略远见和服务能力,为商业银行创新转型赋予了无限可能,使“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的渠道、配置给合适的客户”这一目标有望成为现实。
李云泽指出,要将零售金融发展置于新时代的大背景、大变革中辩证地审视和考量,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把握遵循零售金融时代规律、厘清零售金融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普惠大众的初心。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而工商银行也一直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经营理念,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全力推进零售转型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商业银行要在零售金融领域全面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立足支付中介、信息中介、信用中介三大基本职能,在战略、渠道、产品、风控、机制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化突破。
三是坚持防控风险的底线。金融安全作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转的根基,党和国家已经将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作为国家发展命脉,商业银行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最后,李云泽表示,面对时代的新挑战、新征程,工商银行将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创新之路,积极打造智慧零售的全新格局,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大型商业银行的责任担当,在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历史性作用。
李云泽:开启智慧零售金融新时代
(《中国金融》2018年第2期,摘录)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工商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目标就是要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实现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的渠道配置给合适的客户,构建智慧零售金融新生态。
逻辑的关键起点和核心载体是“全量客户”。未来将从经营和管理两个层面六个关键点入手,实现“三全三新”。
在经营层面突出客户、渠道和产品的延展,实现“三全”
一是服务全客户。客户是商业银行服务的主体,对客户的认知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零售战略,而客户的满意度又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过去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有余额、有价值、有贡献的才叫客户。但以新时代的要求来看,这样的诠释是银行以我为主并相对局限的,也对客户体验提升形成了一定制约。因此,商业银行要全面、深入、立体地认知客户,延展边界、泛化内涵,从狭义向广义、从静态向动态、从存量向流量转变,将客户的范畴从目标客户扩展到全量客户,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赋予全新内涵,实现有效获客、活客、黏客,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拓展全渠道。渠道的概念应该得到进一步充实。从线下到线上,从物理网点到远程、外拓,从自身到合作,客户与商业银行的每一个触点和连接,都是渠道的延展。全渠道的概念不仅仅是各个触点的简单聚合,更要建立全渠道一体化协同机制,真正实现无缝连接、体验一致,使客户在任一触点都能够一点接入、全程响应。
三是整合全产品。零售金融产品的内涵也要进一步扩大。要注重产品间联动协同,从单一的银行产品升级为组合产品。要抱有开放合作的姿态,将商业银行自有产品扩展到与第三方合作的产品,从传统金融产品拓展到全量金融产品乃至非金融产品。要立足千人千面的客户特征刻画,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管理上实现信息、风险和机制的转变,打造“三新”
一是利用新信息。新时代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商业银行将信息收集的重点从金融信息向客户行为信息转变,从静态结果信息向动态使用信息转变;将信息的来源从自有信息向第三方信息扩充;将数据的简单统计转变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加工、分析,实现对客户信息、行为和潜在需求的全面把握。同时,还要借助信息的整合和引入,打造零售客户的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转化为商业银行获客的“轻入口”和价值创造的“新支柱”。
二是防控新风险。随着创新的不断加速,资金聚集速度的加快,业务覆盖领域或区域的快速扩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风险的内涵和形态、暴露的速度和形式也在日新月异。固有的分散、多头管理的风险管控模式将无法应对新风险的冲击。商业银行需要重塑零售风险管理模式,形成对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全渠道各类风险的整合管理,建立更为灵活、快速、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三是构建新机制。既要强化总部大脑的经营决策机制,又要完善能够有效激发基层经营活力的体制机制。既要夯实零售线条线间、相关部门间、总分行间、集团母子公司间的联动机制,又要建立行际间、与第三方机构间的合作机制。既要妥善处理好新旧利益的平衡机制,又要构建起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