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人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教育体系
7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举行发布会。本网记者 杨文佳 摄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为教育强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7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新时代十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一个服务14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1462.9万人增长到1880.4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达到76.01%,以22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65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培养教师,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市县三级达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多万农村学生,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4.2厘米和4.1厘米。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人才。怀进鹏介绍,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目前重点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吸引3万多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系统性布局建设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并分类建设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50家现代产业学院和一批专业特色学院。着力培养更多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目前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2023届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表示,正全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快推进就业工作进程,指导各高校有针对性地访企拓岗,挖掘更多岗位;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政策性岗位招录;加强对尚未落实岗位毕业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抓紧组织各类实习见习活动;指导各地各高校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为困难毕业生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同时,教育系统将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即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党的二十大的明确部署。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介绍,2021年,全国所有的县区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按照规划目标,到2035年全国绝大多数县域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刘自成说,将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强化以城带乡,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有序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平台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政策,健全资助帮扶制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来源:中纪委网站,责编:陈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