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国商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内设机构 服务咨询 交流合作 PPP规划 研究成果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外部新闻 首页 > 资讯中心 > 外部新闻
数字金融助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自上海的经验、东北地区的启示

数字金融可以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数字金融可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居民消费水平。东北地区目前发展数字金融面临的挑战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金融专业知识普及有限,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需要重视。存在的机遇是,政府大力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加速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上海在发展数字金融推进实体经济方面探索出良好经验:一是加强数字金融建设顶层设计;二是建立中国首家金融数据港;三是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四是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五是打造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新高地。借鉴上海经验,东北地区需要加强数字金融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重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科技发展支持力度,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动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一体化。

  一、数字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字金融是互联网信息及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形成的金融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具有数字与金融的双重属性,能够加速资金、信息、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通与有效配置,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金融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作为宏观经济的“加速器”“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数字经济下的金融形态是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是“肌体”,数字金融是“血脉”,二者具有天然的共生共荣关系。数字金融可以依托数据、技术、资金优势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二)数字金融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数字金融具有包容性和普惠性,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为中小企业和居民尤其是被传统金融体系排斥在外的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优质、新型的金融供给。同时,数字金融还可以克服传统金融服务高成本、高门槛的特点,降低信息不对称,解决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能够有效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数字金融推动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微观层面,数字金融可以利用数字科技手段破除“数据壁垒”和“信息烟囱”,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相匹配的融资支持。中观层面,数字金融能整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上下游数据,打造资金和信息闭环,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宏观层面,数字金融能够充分发挥价值发现功能,推动数字、科技、创新、资金等要素向生产效率高的科技产业聚集,促进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四)数字金融推动居民提高消费水平。一方面,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方式提升消费支付的便利性,通过数字货币等数字资产降低居民的流动性约束,从而促进居民家庭提高消费水平、进行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广泛地推动了各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催生了许多的商机和创业机会,通过支持和服务居民创新创业,提高居民的收入和财富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二、东北地区发展数字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北振兴战略一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正在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数字金融新业态、新机遇能够为推动东北亚地区金融合作提档升级、赋能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当前,东北地区发展数字金融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方面: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东北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金融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21年东北三省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辽宁70.1%、吉林73.0%、黑龙江75.7%,辽宁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这意味着东北地区数字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金融专业知识普及仍需加强。东北部分地区的金融专业知识普及率有待提升,居民对数字金融产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还较为有限。根据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东北地区的金融素养指数为66.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居民可能会对数字金融的安全性、风险等方面存在疑虑,影响居民使用数字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三是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数字金融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和金融数据的处理,数据泄露和隐私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金融体系数据泄露事件将对金融体系造成不小的冲击,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需要重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体系、加强数字监管和技术防范。

  机遇方面:一是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正从传统的实体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这对东北地区传统重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金融,企业可以更好更快地获取融资,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东北地区各省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地区已经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辽宁省数字经济占地区GDP比重已超过30%。数字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产业升级,助推东北地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东北地区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数字金融可以为这些群体提供更便捷、更灵活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目前,东北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而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更准确地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另外,东北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仍有提升空间,数字金融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推动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三是加速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东北地区紧邻俄罗斯、朝鲜等国,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加强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例如,随着数字支付和结算的普及,东北亚跨境贸易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数字金融可以为东北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性。同时,数字金融也可以推动东北地区与邻近国家的金融合作,促进投资和资源的跨境流动。

  可见,东北地区发展数字金融既面临挑战,也蕴含着巨大机遇,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能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助力实现东北振兴的战略目标。

  三、上海发展数字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高度重视数字金融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一)统揽全局、总体规划,加强数字金融建设顶层设计

  2021年8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任务要求。其中提到,要依托“一网通办”深化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持续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共用,支持银行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效率。2022年6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也明确将数字金融作为拓展数字新产业的重要方面,提出了“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发展可信交易和数字凭证”等具体目标任务。上海市做好顶层设计,把发展数字金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战略、有步骤地推动,注重数字金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长期发展。

  (二)落实要求、夯实基础,建立中国首家金融数据港

  数字金融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7月,中国首个金融数据港在上海张江正式开港。建设金融数据港是上海市浦东新区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重大举措,也是浦东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重要行动。金融数据港建设依托浦东金融数据海量、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重点聚焦支付、清算、征信、监管、安全、标准等六大功能,充分挖掘数据的金融价值,推动金融和科技双向赋能。目前,金融数据港已经入驻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清算中心等近30家国内外重量级金融机构,集聚了约60余个金融机构的科技研发部门、创新实验室等部门;从业人员约7万人;产业规模超2300亿元;沉淀和运行了海量的金融数据。

  (三)前瞻布局、目标明确,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金融的重要技术支撑,上海市政府也大力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2014年和2018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分别颁布“陆九条”1.0和2.0政策, 旨在打造全球最优金融科技生态圈,推出了打造应用场景创新平台、建设各类金融科技产业基地、加强各类专业服务、建立公共研发平台等一系列具体措施。2021年,上海市政府在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正式提出了将上海打造成“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具体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上海市政府采取多项举措,加快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包括成立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设立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建立CGFT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等。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上海市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位列全球第二。

  (四)顺应趋势、勇立潮头,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金融数字化转型是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几年,上海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要求。上海市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深入推进技术创新,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前沿科技企业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促进金融领域产学研用高效对接;持续完善产业格局,在金融基础设施、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引入大批金融科技公司落户,不断完善金融产业链供应链。在政府引导下,在沪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例如,工行上海分行从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5个方面布局,从提升普惠金融效能、提升企业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等7个方向推进数字化转型。东方证券始终秉承数字化转型、科技与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在管理机制融合、业务场景赋能、技术架构深化等方面持续建设,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

  (五)区域合作、协调联动,打造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加强区域合作、协调联动,逐步在推进经济一体化、设施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环保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其中经济一体化是核心任务。目前,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还在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一体化,积极打造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新高地。2021年,上海市和苏州市携手举办数字金融投资推介会,总投资约44.05亿元的19个数字金融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共同推动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发展提速。2022年,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创新周开幕,期间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数字金融企业就“跨地域应用创新”“开展多渠道合作”“聚焦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等多方面签署战略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另外,长三角地区多次举办数字金融论坛、数字金融发展研讨等,为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发展提供学术和专业支持。

  四、上海经验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启示

  上海经验对东北地区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启示可能包括:

  (一)加强数字金融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

  东北地区应首先做好发展数字金融的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按照《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数字吉林”建设规划》、《辽宁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东北地区或辽吉黑省级的《数字金融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东北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加快区域性的数字金融制度建设,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制定区块链金融监管、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数字货币监管等数字金融制度。

  (二)重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打造东北地区的金融数据港,吸引金融机构数据中心、科技研发部门、创新实验室等部门入驻,加强金融数据的收集、共享和利用,充分挖掘金融数据价值。积极应用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隐私计算等技术,打造地方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在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便利的数据环境,推动政府数据、社会数据和金融数据的融合应用。

  (三)加大金融科技发展支持力度

  东北地区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抢抓金融科技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吸引金融科技类企业在东北地区集聚发展,引导投资金融科技的优质股权投资在东北地区落地。加强金融科技领军企业支持与培育,鼓励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参与政企数据对接、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等政企合作项目。积极举办金融科技节、金融科技大赛、金融科技论坛和金融科技展等,提升东北地区金融科技全国影响力。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与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开展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及交流合作。

  (四)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

  深刻理解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的双轮驱动作用,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金融数字化转型标杆应用。引导金融机构深化与财税、农业农村、林业、土地、市场监管、社保等行业数据的融合应用,健全跨机构、跨场景金融服务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惠民服务质效,着力打造全方位线上服务体系,特别是能让百姓“不出门、不见面、不跑腿”也能办理的金融业务,支撑金融服务不断、质量不降、保障更强。

  (五)推动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一体化

  东北地区可加快推进数字金融一体化,建立辽吉黑三省数字金融产业联盟,整合数字金融技术和资源,共同推动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产业发展。建立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一体化智能平台,平台在资金供需求之间、金融科技手段与金融服务需求之间链接资源,营造智能新生态,助力东北新区打造数字金融、智慧金融、数字服务、数据治理等核心竞争力,成为辐射全国的“新金融中心”。组织开展东北亚数字金融论坛、数字金融大会、数字金融发展学术研讨等,为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产业发展注入专业智慧和多方共识。

  【作者简介】

  邵宇,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特聘实践教授,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权益证券投资策略和金融工程等。已出版《全球化4.0》《新政机遇》《穿越镀金时代》《危机三部曲》《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等著作,在《国际经济评论》《财经研究》等刊物发表100余篇论文。

  苗子清,东方证券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员,主要研究量化投资、大数据与数字金融。在《金融评论》《经济学报》《当代财经》《经济论坛》《金融发展研究》等刊物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在《经济日报》《金融博览(财富)》等刊物发表10余篇财经评论。

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3/9/1    【关闭 分享此内容:
链接单位
版权所有@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电子邮箱:guoshang@cnni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