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贷款再破万亿元大关,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多项数据好于前值。
“总的来看,4月份金融形势继续延续今年年初以来的特征,M2保持在低位运行,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一方面反映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反映了金融部门继续脱虚向实。”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企业贷款增长平稳
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18万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略高于去年4月份的1.1万亿元。
从增速来看,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3月末的12.8%微降至12.7%,与2017年水平相当,仍处于13%附近。
业内专家认为,总体来看,4月份贷款需求较为旺盛,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较为稳固。
不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贷款增量略低于预期,可能是因为表外转表内的融资需求不及此前强烈,也可能是过去一些表外更高融资成本的需求部分不具备表内融资的条件,无法顺利实现表外转表内。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4月中下旬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频繁发生时点性趋紧,负债端流动性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信贷的投放。
从新增贷款分项来看,4月份新增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为3543亿元,在新增贷款中占比30%,较上月略有下降,也低于去年4月份的4441亿元。中金宏观研究组认为,这可能反映了房贷发放持续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今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增速继续放缓,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0%,增速已连续13个月回落,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为20.5%,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2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增长平稳。数据显示,4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726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6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68亿元。
“2018年以来,PMI表现较为平稳,对企业贷款需求形成支撑。企业贷款增长的平稳反映经济景气程度仍然不弱。”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
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1.4,连续21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特别是小型企业PMI改善更为明显,为近11个月的最高值,表明经济结构持续改善,经济增长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融资持续“回表”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25亿元,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
在严监管和防风险的背景下,表外融资持续向表内“回流”。4月份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与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等“非标”资产新增融资同比继续下降,4月份三项“非标”信贷资产合计余额减少121亿元,而去年4月份三者合计余额增加了1769亿元。
具体来看,延续3月份的萎缩态势,委托贷款减少1481亿元,同比多减143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4亿元,同比多减1567亿元。截至4月末,信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较2017年12月大幅下滑15.7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同比下降2.4%,较2017年12月大幅下滑8.3个百分点。
不过,4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54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对此,温彬认为,在去通道、加强表外融资管理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出现分化,但融资回表、非标转标仍是主要趋势。
在表外融资收紧的同时,企业债券融资出现了恢复,贷款增长保持了相对平稳。来自兴业研究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4个月,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达到83%,显著高于2017年的71%;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3%,较2017年的2%有了明显提高。
总体来看,融资“回表”是今年以来资金流向的总体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增,委托贷款同比明显多减。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信托贷款增加75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591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22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5581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9661亿元。
M2增速小幅反弹
央行数据显示,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尽管4月份财政存款新增7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759亿元,对流动性带来负面影响,但新增信贷保持高位,叠加4月下旬降准效应,使M2增速回升。”温彬分析称。
兴业宏观研究认为,企业存款增速回升是M2小幅反弹的重要原因。4月份企业存款增速约为6.1%,较3月份反弹1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带动M2出现小幅回升。
4月末M1余额增速为7.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兴业宏观研究认为,法定准备金率的降低对M1增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4月17日,央行宣布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并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当月M1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停止下滑,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上月持平,而M1增速出现0.1个百分点的小幅反弹。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M2增速平稳,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金融机构重新过度加杠杆,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率和差异化信贷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温彬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