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某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多家信托公司最近开始对政信业务(信托公司与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开展的合作业务)提高准入标准。这既表现在明面的准入门槛方面,比如所在区域、全国排名、一般性预算收入等,也体现在后台的风控过审环节。华北某信托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公司对政信业务确实有收紧,虽然没有详细的规定哪些地区、多少规模不再做,但在项目评审环节,一些小地区的项目就不再予以通过。
多位信托人士对记者表示,最近政信业务门槛的提高比较普遍,是金融机构的市场自发行为。一方面是考虑到目前资金端比较紧张,这种情况下,资金肯定会往更优质的平台汇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目前环境下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提高区域、财政实力准入标准 后台审批更加严格
北京某信托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确实很多信托公司在提高政信业务门槛,这是一个市场的选择。之前可能是一般区县的业务都做,而且西部地区的业务比较多,但最近公司在政信业务选择标准上就主要集中在百强县和东部地区,比如江苏、浙江、山东的业务。
除区域选择东移之外,平台所在地的财政收入、发展状况、既往风险情况等都成为重要参考。华中某信托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在政信业务方面实行更加严格的各类准入管理。比如区域准入,对项目所在区域内经济金融环境变化、风险趋势情况等进行持续关注,优先选择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以及一二线城市;在客户准入管理方面,通过多种风险分析手段全面进行事前评估,审慎选择交易对手。此外,公司还主要对地处比较偏远和区位财政实力较差的项目进行排查,不再新增。
“很多信托公司都把一般预算收入准入标准提高到50亿元,之前大概在30亿左右;另外,以前主要是依赖政府信用,现在就要重点审核企业的自身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至少一个AA的主体信用担保”,前述人士说道。也有信托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目前对政信业务的收紧主要体现在成本以及增信措施的加强,比如要求有土地抵押。
不过,在记者所了解到的几家公司中,并非所有的公司都选择在前端准入门槛提高标准,也有公司选择在后续合规环节严格审核。
西部某信托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其所在公司而言,公司对政信业务门槛的提高并没有体现在区域选择或者财政收入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在遵守法规的层面,对于合规的要件和条件把控的很紧。目前经济形势属于下行的周期,地方债务风险比较大,但按照10月31号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101号文,说的还是很明确,要支持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避免发生风险,所以公司就按照要求来做。“对于坚守诚信的地区,肯定还是支持的,但对于已经出现过爆雷的地区,肯定不会再介入做项目”。
钱紧、风险都要考虑
在政信业务收紧的背后,钱紧和风险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前述西部某信托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作出上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风险的问题,毕竟信托公司的钱不是自己的钱,要对投资者负责。
前述华中某信托人士表示,2016年之前有一大波政信项目成立,尤其是在云贵川、东北、西北这些地区。当时也主要是地方政府积极性很高,想通过融资搞建设,一般是修建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它的还款能力主要是靠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增加以及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
“其实就是之前一些财政实力比较弱的区域也举了很多债,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下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举债,再叠加去杠杆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投资人也不会愿意把钱往这些地方投,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还不还的上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所以为什么要往这些地方投”上述人士说道。他认为,落后地区举债其实最后只能期望中央和省里救助,比如之前某个违约的政信项目,虽然后来也全部兑付,但其实那个平台是没有钱的,通过省一级周转的资金还的款。
前述北京某信托人士则表示,主要是现在普遍都比较缺钱,“好地方都缺钱了,去那些地区的自然就少了,当然这些地方的债务压力也会比较大”。不过,该人士也表示,很多问题也不好说,明年比较要紧的是2015、2016年发的公司债要集中到期,债券到期都没法续,所以对当年发债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压力比较大,西部地区虽然现在不太受金融机构待见,但是当年发债也比较少,明年偿债的刚性压力也小。
“各有各的难处,也不能说东部地区就比西部地区轻松多少,现在钱都紧,而且城投和政府都是一体的;目前很多民企出问题,政府要出钱解决,对地方的压力也大,再叠加上土地出让收入开始下滑,各地应该都会是一个比较缺钱的状态,现在主要还是看中央的态度”上述人士补充道。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