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2019进口贸易供应链金融融合创新峰会暨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的领导、供应链金融行业和投融资机构大咖、跨境电商企业高管以及400余位行业精英共同出席了本次峰会,共话在进口贸易领域的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融合的趋势和机遇。
—-
狭义的供应链金融可以理解为供应链融资,广义的供应链金融可以理解为服务体系,不仅仅是融资。
—-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方式
在解读供应链金融之前,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对我们深处的供应链治理结构、价值链治理结构要有比较深的理解。如果理解不清晰,我们在实践供应链金融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下给大家展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方式的六个基本方式。
价值链治理,是指一个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指关系或者制度安排,以协调整个价值链的活动。价值链的治理包含四个要素: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内容、治理机制设计,价值链治理逐步走向生态圈。
从原材料到最终的用户,形成了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产生了六种治理方式:科层制、领导型、关系型、模块型、服务赋能型。这六种方式从权力的低到高、高到低,形成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权力不对称的程度决定的供应链金融中的决策权、选择权。
(一)最常见的治理结构是科层制。以垂直整合的企业为代表,治理机制主要表现为管理控制。科层制是传统超级管道,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是这样。
(二)以主导型企业为主的叫做主导型企业治理,是由某一个主导型企业为主,面对大量供应链,我们叫做B2S。主导型企业所主导的三种形式的治理:领导型、关系型、模块型。苹果是典型的领导型,华为移动终端是典型的关系型,由华为主导华为手机的品牌,有大量的关系型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构成价值治理模型。小米是典型的模块型,由大量小米生态中的全包供应商和原材料构成价值治理模型。
(三)服务赋能型,是现如今正在逐步形成的一种类型。市场上成立了一些赋能平台,链接了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形成了新的治理模式。赋能型是市场服务型治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泛品牌、服务品牌。
(四)市场型:是最简单的一种洽理摸式,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薄弱,没有正规的信息沟通及共享机制,相互之间的转换成本低;治理机制依赖于价格机制。
可以看到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的治理中,不同的治理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融资模型和风控逻辑。
—-
中国供应链融资现实情况
(一)企业融资的风险分级与需求
从这幅图大家可以看到,大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个人/消费/生活四个分层根据EAD形成了一个金字塔。
如果以强信用的逻辑来看,大企业B往往是能够利用自己的信用和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从银行能够拿到一定的信贷,并且他们有非常多的征信措施,比如有土地,担保机构的担保,股权质押,或者它本身就是央企。
小微企业b这个层级大都是3000元到50万的融资需求。今天有大量基于大数据的风控,出现了小微贷、网商贷、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种新的授信模式。模式的重点是在强关系网络中怎样规避小微企业b集体做假的问题。他们有自己的反欺诈模型,金融科技应用得比较多。
大C、小C这一层级,主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微粒贷一样的消费贷,从1000块钱到20万。
而中小企业需求一般是200万到5000万的授信。今天我们的银行尚无明确的针对性信贷产品。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难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018年10月28日发布一组数据: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而这些中小企业却从银行拿不到基于信用项下的融资,这就产生了世界型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在此情况下,我们发展了强结构基于债项的新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
(二)新型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
2017年10月17日国办发了84号文件,明确供应链金融作为国家层面推行的一种新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这种融资方式背后的风控逻辑是什么?
1、供应链金融呈现的两种方式
(1)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进行捆绑,传递的中小型供应商融资。
核心企业上游有多级供应商,下游有多级经销商。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发展,现在层级在慢慢扁平化。往下形成了物流,反向形成资金流。基于主导企业价值治理的链主式供应链,天然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供应链整合,有利于减少供应链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种以链主为主的供应链,有天然的供应链权力,比如像格力、美的、TCL、中车集团这个企业,基于它作为核心企业的权力整合,供应链整合和供应链协同就容易很多。
尤其是央企、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有非常雄厚的基础。这种企业往后是核心企业会找一些信息中介进行连接,信息中介介会识别周围的各种复杂信息甄选有用的关键点。信息中介和核心企业会一起找资金提供方,比如找银行。大量上游供应商跟核心企业形成应收应付的关系,依据他们形成的应收应付,从一级供应商到二级供应商到N级供应商层层传递,分解他们的债权,这就形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多级供应商应收转让的体系。
基于链主及其核心企业为主的信用传递体系的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核心企业的意愿:核心企业愿不愿意这样传递?愿不愿意开电子票证?
第二个,强势供应商、非直接供应商对核心企业认可;
第三个,制度环境建设是根本;
第四个,有较强的应用场景依赖。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成为大型企业的上下游,假设公司有2亿,也有供应商,形成的应收账款做这套系统信用缺还不够体量。
(2)以产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中小型融资
有更大现实意义的是以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基础的中小型融资,这就是所谓产业互联网泛平台的融资。今天整个中国这样的供应链非常多,一个产业链上有供应商,下有经销商,但是银行就不敢给中小企业资金,因为风险的反思手段没有找到,风险的边界没有确定,坏账率奇高。这些中小型企业它的PD系数很高,远远超过2.5,达到70%-80%。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信息中介”,他们能够借助产业生态圈和金融生态圈的互动,让我们金融端的流动性的资金,能够通过通过产业链服务平台,或者直接穿透到供应链上,这是基于产业泛平台,在做的非常大的创新实践。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正致力去建设这样的平台。
2、产业互联网的机会正在凸显,消费互联网逐渐落幕
这背后的逻辑是产业互联网的崛起。传统消费互联网基于人口流量和资本红利,这十多年中国基本把红利消耗殆尽。今天中国正在崛起的是有丰富落地场景的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里,服务对象不同。一个是广度泛化的平台,另一个是垂直专业化的平台。它们的价值主张也不同,战略战术方法也不同,消费互联网讲究网络效益、爆款、流量、体验、口碑,而产业互联网不讲这些,它讲的是协同效益。它们的技术基础也不同,消费互联网是ICT,产业互联网是I-ABCD,就是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机器学习。最重要的是消费互联网是简单直接的价值单元的传播,一件衣服、一首歌、一篇文章的传播。而产业互联网是翻译加工其界定,它传递的是系统化服务包。比如行云全球汇的跨境电商采购,客户要的不止是一个东西,他要的是一个系统化服务包,你需要在海外找到货,把货运到中国进行报关,然后把货安全送到我手上,这个跟淘宝买东西的逻辑不同。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不要再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面对中国今天正在崛起的产业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互联网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场景丰富了。基于产业互联网,基于供应链的服务,我们才能真实做小微企业的融资。20万以下融资借助大数据风控。最难做的的就是500-2000万左右的贷款。5个亿与2000万的评估成本是一样的。前段时间建设银行在搞普惠金融,当时叫停了,现在又重启,因为这是国家支持的。现在怎么落地?就是要借助产业互联网的泛化平台。
消费互联网是高频、刚性、海量、碎片化!产业互联网是高强、长价值链、强递推、重关系!完全是不同的逻辑,在这个逻辑下构建供应链金融。
—-
行业成功案例展示
(一)找到特色产业,设计好交易结构,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
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首先做操作风险的识别,因为平台刚开始没有那么多的数据,所以更多时候是操作风险的识别,就像Billy讲的,价格要估得准、货要看得住、货要卖得掉,这是典型以货押为主的供应链平台,着重操作风险的识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产生大量平台数据,这时候就可以做信用风险识别,这两种就是建立的二维风控体系。二维风控系建立之后,就逐步可以做供应链优化,最后产生供应链绩效和产业绩效,优化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产业平台有三个重要的点,第一个要选好特色产业建平台,把平台搭起来,先做操作风险的识别,再做数据风险的识别,基于操作的债项风险和主体信用风险,建立二维风险控制体系,这时候做供应链金融就水到渠成,订单融资、应收款融资、库存动产融资都可以做,可以切切实实的促进产业优化。
一切不以促进产业优化的供应链金融都是耍流氓。供应链金融的利息超过1.5%,基本上没有问题,良心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要严格把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月利息控制在1.2%左右。今天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才百分之四点几,美国的年华利率是1.25%,如果收一年18%、25%,这是有问题的,收的费用越高利率就越高,风险就越大。
(二)行云全球汇:S2B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行云全球汇度介入采购的存货质押融资,是建立S2B的供应链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接受b或c的中小微经销商通过平台下的订单,申请货押传递信息,把款付到监管账户,把款付给供应商,供应商这里把货发出来发到中心仓和前置仓,申请售后、还款、通知仓库、解除质押,如果货不给就平仓。这就是Billy讲的,估得准、看得住、卖得掉。这样一套商业模型在跨境电商、钢铁电商、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白糖等等都有非常强的应用。每一个伟大的公司,它的背后一定是有一套伟大的流程,这些流程支撑起了公司的发展。
(三)纸包装产业互联网案例
基于供应链建立了供应链服务平台,有了供应链服务平台再做供应链金融。所以纯粹为金融而金融是有问题的,供应链金融一定是先有供应链的服务、创新、结构,之后才有供应链金融。金融核心是信用,是风险的使用,如果没有风险的解决办法,你要直接开始面对的是供应链上中小微的做金融,肯定是有问题的。任何一个供应链金融平台,如果你的供应链结构有问题,你做供应链金融必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四)订单预付款供应链服务案例
银行统一授信给到创基手机平台,面向大量的创客融资,融资之后对货的信息进行监控,最后达成出货,回款。产业互联网的泛化平台承载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根据你所在的产业构建结构,把这些结构确定下来,行业才会顺畅,资金流可以重新设计。
(五)产业平台与保理公司合作案例
励响网做的基于维修的产业平台,跟保理公司形成战略性关系。中国有八千多家保理公司,真正做起来的保理公司却很少,并且很多很牛的人做保理公司,最后却做得一塌糊涂。银行之前做保理,某知名银行前几年做保理也有很多坏账。因为保理背后就是债权,债权背后的逻辑很难去理清,保理公司一定要跟产业泛化平台连接,把背后的逻辑弄清楚。债的真实性、主体信用是否真实,这些才能真实落地。保理没有后面真实债权的确认是不行的,有时候确认了也是有问题的,一定要穿透到债的背后来看。
深圳有大量做出口垫税,到债要行权的时候行却无法办理。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债权背后的东西,而产业的泛化平台,可以穿透到债权底层让你看它的理念,债券背后的真实情况。
(六)IOT物联网平台案例
智布互联,三年前这家公司艰难在行走,现在的估值是1.5亿美金。智布互联建立了IOT物联网平台,把大量的闲置产能和机器用物联网平台进行编排。很多印染厂因为订单的分散,天天换缸效率很低,它利用互联网统筹安排印染厂的排期,这样印染厂可以合理进行同样颜色的染色排期,不用频繁换缸,成本降低了10%,交期缩短50%。这是真正的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不是讲热闹,产业互联网的重点是人机协同,是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是人、机、物的连接。它可能产生了网络效益,但它一定要产生整合协同效益,这是不能用消费互联网来解读的。整体协同效益整合之后就可以做供应链金融。拿到订单之后,就可以把钱给到上游供应商采购,然后把钱付给制造厂、印染厂、制造厂,最后把货卖出去,卖出去的钱大家再分配。
—-
供应链金融行业是风口,行业需要正本清源
供应链金融的逻辑不是消费互联网的逻辑,更不是P2P的逻辑。部分P2P违规操作的企业,又渗透到供应链金融领域,现状令人担忧。打着供应链金融的名头,而他们可能根本说不清楚供应链金融是怎么回事,我希望我们等正本清源,大家一起来维护行业的规范。总的来说,供应链金融非常重要,是目前的风口上的行业,也亟需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标准化和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