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国商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内设机构 服务咨询 交流合作 PPP规划 研究成果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外部新闻 首页 > 资讯中心 > 外部新闻
规模至上生“祸端” 私募公司成长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问题”。要先快速扩张规模,还是做出业绩后逐步获得资金认可,对于初创型私募而言是一个重大抉择。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职业骗底薪”案件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初创型私募选择了前者。具体来看,初创型私募会招募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市场销售团队,且在招募时更看重其掌握的高净值客户数量,而非专业性,给了“骗底薪”人员可乘之机。
在业内人士来看,规模导向型模式可帮助初创型私募快速成长,但需要警惕的是,规模导向不仅存在“受骗风险”,还可能引发投资人适当性风险和管理规模超载风险,从而伤害投资人利益。私募在越过“生存线”后须从更长远视角出发,在策略差异化、适应资金需求等方面寻求突围方向。
投资人适当性风险显现
“骗底薪团伙在面试时会强调自己掌握了多少高净值客户,可能一个月之内就能拉来几千万元,契合了初创型私募的招聘需求。”某私募人士表示。
据悉,很多初创型或小型私募会招募庞大的市场销售团队,通过“赛马机制”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因此在招募销售人才时看重其“吸金”能力,而非专业性。部分初创型私募招募的市场销售人员尚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便开始“跑业务”,用上述私募人士的话来说,“只要认识高净值客户,能募到钱,其他都不在乎”。
“大多数初创型私募确实存在‘规模’焦虑,因为毕竟有规模才能确保公司正常运转。而且券商、银行等渠道对私募有规模要求,因此,在此背景下,私募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资金。”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坦言。
同时,该研究员提示,私募在规模导向下的募资行为存在极大的投资人适当性风险,市场人员在进行基金推介时往往会着重介绍产品收益,对风险一笔带过,甚至出现“保本保收益”的违规行为,从而让投资人买入远超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规模增长应是业绩之果
除了投资人适当性风险,策略规模“超载”亦是私募快速扩张前应好好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私募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头部机构就因策略规模超载而“翻车”。例如,2021年四季度,幻方量化管理规模扩张至千亿级别,但就在其规模最高点,幻方量化旗下部分产品业绩创出历史最大回撤。
规模高点亦是业绩高点的案例还有冲积资产。2020年陈忠加盟冲积资产,2021年其管理的产品募资备受资金青睐,冲积资产也顺势快速扩张,挺进百亿级私募梯队,2021年冲积资产以近80%的平均收益率夺得当年百亿级私募收益冠军。不过,以灵活、擅长行业轮动闻名的陈忠在规模扩张后业绩表现折戟,2022年冲积资产旗下产品大多跌超30%。
“对于私募而言,规模、收益、波动三者之间往往是‘不可能三角’。”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表示,作为一家私募管理人,一方面在策略容量允许的范围内要保持一定规模;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控制规模增速,以更好地提升管理业绩和客户的投资体验。
私募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管理人需要通过提升管理规模来支付公司日常运转成本,并吸纳更多优质人才,但从长期视角来看,规模增长应是业绩表现的结果,私募管理人以投资人利益而非规模为导向来做发行或投资决策,方能体现私募的价值。
激烈竞争下小私募仍可突围
近年来,伴随着私募行业快速发展,“马太效应”愈发凸显,中小型私募如何突围?
一家私募创始人坦言:“我在资产管理行业任职多年发现,伴随着银行理财、信托打破刚兑,稳健型产品的需求极大,且经历了去年权益市场的波动,强调多资产、多策略的均衡型产品备受关注,因此今年公司发行了相关产品,获得一些高净值客户的认可,目前管理规模接近2亿元。后续如果基金持有体验不错,高净值客户必然会追加,代销也会慢慢起步。”
该创始人感慨称,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只要业绩稳健、可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小私募一定可以实现突围。
沪上一家小型量化私募也表示,策略差异化是小私募突围的利器之一。2021年四季度百亿级量化私募集体大幅回撤,可见目前头部量化的策略同质化现象明显,投资者对差异化策略的配置需求愈发明显(陈玉荣)。
国商中心    发布时间:2023/4/14    【关闭 分享此内容:
链接单位
版权所有@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电子邮箱:guoshang@cnni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