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企业债累计发行接近2000亿元
着眼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15年起,陆续出台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建设改造、PPP项目等16类专项企业债券发行相关政策。公开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核准的专项债券规模已超过2200亿元,累计发行规模接近2000亿元。以“双创”孵化专项债券为例,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核准的27支“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共用于8个省市的29个“双创”孵化项目建设,拉动投资超过470亿元。据介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与“双创”孵化服务有关的新建基础设施、系统提升等园区建设,有超过4000家企业入驻,解决了22.7万人就业,形成专利1.4万项。
当政府不再担保,专项企业债券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债研究所所长类承曜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16大类专项债券来看,主要聚焦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这些项目多属于半公共产品项目,解决国计民生问题,需政府重点支持发展,不能完全商业化,当政府不再承担给项目信用增持,就需要项目本身能担保。用项目自身的未来收益权做担保,这些公共产品未来会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收益能覆盖前期投入。“所以,专项企业债券的发行有其合理性,也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由于没有政府担保,需要甄选优质项目。“好的项目要积极推出,不能搞一刀切,当然,不好的项目就不要跟风了。”类承曜表示,以往发债既需要债券所属企业的主体评级,还需要债券的债项评级。而一些项目好,但主体资质低,比如某县级市要发债,债项是AA级,但主体是AA-有可能发不出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债券属于市场化融资品种,具体能形成多大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申报发行情况。由于专项债券的申报不设置区域和期限限制,所以规模也没有上限,可以成熟一家、申报一家,不断扩大融资。”
专项企业债券发行给了企业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中小企业,国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满足日常运营资金需要。同时,专项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带动鼓励产业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及社会资本的参与度。
从目前发行的情况来看,业内反映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专项债券最受市场追捧,而养老、文化、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专项债券市场则相对冷清。
尽管这些产业和领域目前都属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面临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共性问题,投资需求大;通过发行专项企业债券,可以畅通融资渠道,通过筹集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有助于进一步吸引各类主体投入,促进这些领域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市场人士认为,该类领域投资周期长,回报收益较低,专项债券发行企业可能在回本获利以前就出现现金流紧张、财务危机等问题。再加上我国对于此类行业的信用评级机制尚不成熟,导致投资者对于所购买的专项债券的风险预估仍处在较多不确定状态。
“发行期限设置过长、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原因使这类债券发行受到影响。从政府监管层面来讲,需严格把控债券发行的质量关,培育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树立投资者长期入市的信心。”类承曜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