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国商中心)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内设机构 服务咨询 交流合作 PPP规划 研究成果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研究成果 首页 > 资讯中心 > 研究成果
推动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智能、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在产业发展初期,相关技术不成熟,新技术产业化成本高,所以产业扶持政策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鼓励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互为动因,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内大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为新兴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与不确定性较高的外部环境相比,稳定的国内市场可以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大国市场”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凸显。“大国市场”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减少企业成本,形成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国内企业的研发风险,有利于新兴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内对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产品产生了较大需求,这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市场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

 

 

  在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下,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众多出口企业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具有经济规模优势、低成本优势和产业链分工优势,这些优势可演变为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大国市场所具备的多元化产业结构能够减弱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所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大国市场还具备产品多样性特征,产品多样性可转化为贸易比较优势,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抵御贸易风险和外部需求冲击,提升了新兴产业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我国政府采用补贴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由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产业补贴效率偏低。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资金补助且无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产品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而我国的大国市场可以吸引全球的优势资源,为国内带来优质的生产要素,这有利于增强国内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市场需求通过“需求引致创新”和“本土市场效应”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大国市场”正向的需求冲击会引导企业研发方向,促使企业增加创新要素积累,加快企业研发速度,推动企业由价值链中下游向上游迈进。“本土市场效应”理论认为,大国市场能够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带动国内外企业进入规模经济部门实现专业化生产,缩短本国产业升级时间。市场规模越大,劳动分工就会越精细,这有利于形成专业分工和协作机制。“大国市场”通过企业选择和企业集聚两种效应影响企业的生产率,企业选择效应通过市场进入退出条件筛选出高效率和高技术企业。企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通。大国市场在吸引全球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这会倒逼企业加大研发要素的投入,以技术创新形成竞争新优势。

 

 

  发挥大国大市场效应

 

 

  新兴产品的研发能否取得成功,最终需要市场检验。大国大市场效应的充分发挥要突破历史、地理、资源环境和发展水平的限制,破除地区市场分割,将条状分割的市场转化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帮助竞争优胜者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新兴产品研发。大国市场优势表现为由资源种类和总量多、市场增长空间大、经济结构区域差异大、产业链完整、产品种类多等因素构成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大国市场能够凭借发展优势加快新技术进步和新产业升级。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440823亿元,跃居世界前列。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先行市场推广快速实现产业规模化奠定了基础。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新技术在发展初期实现快速产业化的难度较高,拥有前沿技术或者领先技术的企业无法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快速占领市场。依靠产业政策和市场规模优势占领市场的企业若能进一步将市场规模所带来的利润转化为新一轮技术研发的资本,才能把握住新技术发展的先机,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旧产业结构的转换。新兴产业在刚刚进入市场时,会面临成本较高的挑战,特别是在替代现有技术时,要有商业模式创新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只有商业模式创新取得了成功,才意味着市场接受了新技术,新技术才能支撑企业和产业持续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产生市场扩张效应和竞争弱化效应。市场扩张效应表现为当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正向的需求冲击时,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会增加对研发要素的投入,从而获得短期利润。市场规模越大,市场扩张效应就越强。竞争弱化效应表现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的进入门槛会降低,大量企业的进入导致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并且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周期较长,企业所面临的创新风险加大,从而导致研发要素投入强度降低。对于接近技术前沿的企业而言,由于其具有市场份额大和竞争力强等特征,当市场规模扩大之后,市场扩张效应趋强,而竞争弱化效应趋弱。

 

 

  企业创新行为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如此。企业新研发的产品只有被消费者认可,前期投入才能被销售收入覆盖,企业进一步的研发创新才有可能。由于我国新兴产业的市场规模较大,企业因而拥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和创新试错空间。当企业创新不成功时,仍旧能依靠原有市场获取利润。此外我国政府积极采取产业政策,选用多种多样的政策工具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备天然优势,研发比重较高,国际竞争力强,如新能源行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路径具有“规模大—研发强—规模大”的特征,由于产业导入期的市场规模较大,企业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技术研发中,这又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构建自主可控国内生产供应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要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大国市场构建了国内企业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竞争弱化效应抑制了非前沿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给予企业研发创新补贴,加之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产业进入门槛降低,新进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加大了企业间的竞争,导致自主创新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但是研究发现,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通过“逃避竞争效应”进一步减弱竞争弱化效应。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自主创新的动力就越强,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因此,引导企业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在关键领域下大功夫,实现核心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创新效率,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的重要力量。

 

 

  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在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技术突破,同时也要利用全球资源开放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齐头并进,统筹利用国内国际研发创新资源,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以创新要素保障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要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优质资源,特别是研发创新资源,在充分发挥好大国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吸引国外创新要素进入内需市场,帮助国内新兴产业快速实现规模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和知识在其生产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此外,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还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新兴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建立统一大市场的协调机制,破除区域市场分割、低效率企业过度竞争和区域产业恶性竞争,引导国际国内资源优化配置、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发展,构建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发展模式,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胜利 党博远


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2/9/11    【关闭 分享此内容:
链接单位
版权所有@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电子邮箱:guoshang@cnnif.org